女博导发布《不正经招生指南》是在给学者祛魅
2023-05-15 20:36:14 齐鲁晚报


【资料图】

" 长相比较可爱,圆脸,显小,大致可以参考院系里给我拍的形象 ……" 近日,一则西北工业大学 28 岁女博导的招生指南在学术圈爆火,引起各方热议。这位女博导系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邵典副教授,她在知乎账号和学校官网教师主页发布了一则《不正经招生指南》,打破了那种格式化的文本,写得生动有趣。结果,别具一格的招生指南,让她火出了圈。

这名女博导叫邵典,她的走红意外也不意外。意外的是,在高精尖的领域,居然也有学者出圈,这殊为不易;不意外的是,凭借邵典的颜值与才华,她在任何一个圈子,都是有可能走红的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在北大获得学士学位、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博士学位、入选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(2021 ) 、她的实验室超级硬核 …… 一系列的标签加持在一起,妥妥的一个 " 爽文女主 " 的角色,怎能不受关注?

在邵典之前,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教授也曾以类似的方式走红过。那时候,他的自我介绍超级有个性,坦言自己 " 当时找不到工作 ",发的论文刊物也是 " 被定义为水刊 ",入选的创新人才工程属于 " 报个名就行 " 等等。这样段子手潜质的胡金牛教授,也是一时之间圈粉无数。很多人说,对于学者,我们关注他们的学术成就即可,这样的说法不无问题,但学术并不是冰冷的,学者也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,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,那在学术之外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,可以让人物更立体,也可以让学者更接地气。

从邵典到胡金牛,他们走红的背后,其实也传递出一种社会情绪,那就是:给学者祛魅。在学术之外,这些学者们有自己的生活,也有自己的个性,他们并非冰冷的研究机器,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,他们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机会展现出来。有时候,对一种学术有更深的了解,可能并不是来自于学术本身,而是来自于学者本人,学者自带的光环、洒脱的个性等,也可能会成为一些粉丝追随的重要原因。

更何况,从现实的角度来说,很多学者、科学家也是非常有个性的,比如霍金就爱客串一些影视作品,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水平据传可以达到专业级别,而国内的袁隆平教授,也爱拉小提琴 …… 学者们不仅有自己的研究、有自己的专业,也有 " 手执烟火 " 的生活,这不应该被忽略。更何况,关注学者的个性与生活,与关注学者的专业并不矛盾,甚至可以说,还是相辅相成、互相成就的。从这来说,对于 28 岁女博导因 " 长相可爱 " 火出圈的事情,我们就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、肯定,乃至是点赞。

" 不正经 " 的美女博导,只是在给学者祛魅。而这也是让学者们更好地深入社会," 踏入凡间 " 的一个示范,因为,一个好的学者,他的学术成就和他的个人魅力,都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,继而为国家与社会作出更大贡献,何乐而不为呢?(作者:龙敏飞)

相关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