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热讯:红沙河畔又来了“亲人”
2023-04-28 09:14:30 东方资讯

红沙河畔又来了“亲人”

——写在我市第十、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交接之际

记者 徐 震


(相关资料图)

风从红沙河而来,钻进万亩杏树林。4月,柯坪的杏花开了。

闻着杏花香,走进柯坪县城——蓝色,是无边的天空;红色,是柯坪湖州国庆中学和柯坪湖州小学;白色,是崭新的安置小区湖州新村……

“柯坪的孩子都知道湖州,因为家门口都是满满的湖州元素。”第十批援疆教师王建峰说。

杏花清新入鼻,难舍之情却在心头萦绕。

别了,红沙河。第十批援疆的74名干部与专业技术人才,陆续结束帮扶回到湖州。23日一早,当地居民哈斯艳提·马木提赶到湖州市援疆指挥部,带着当地的撒子、馕、红枣,和他们道别:“你们要常回来看看。”

再见,南太湖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也于近日抵达柯坪,他们将接力书写湖柯共建的新画卷。

美丽的柯坪,从来不缺来自湖州的“亲人”。

曾经“一个馕滚出一条街”,如今走都走不完

柯坪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最西端,地广人稀。这里面积有8912平方公里,相当于近2个湖州大小,但是总人口只有5.4万。

第十批援疆干部余再鸣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来柯坪的景象:那是2019年12月23日,戈壁上的白杨树凋零,没有一丝绿色。水盐碱量高,喝到嘴里带着一股强烈的咸涩味。每年三四月沙尘暴不断,一打开窗户就是扑面的沙土。

柯坪于2019年脱贫,是阿克苏地区最后脱贫的县,当年的GDP只有13.6亿元。外人不知的是,荒漠、戈壁、山区面积占柯坪的70%以上,水资源严重匮乏,极其恶劣的环境如缰绳束缚住柯坪的“奔跑”。

“当地人有句话,叫‘一个馕滚出一条街’,因为县城当时只有一条商业街。”援疆医生徐杰伟说。

对于柯坪的帮扶,湖州已经坚持了14年,累计有214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在这里付出了汗水与心血,为柯坪新建了学校、医院和文化馆等基础设施。脱贫后的柯坪人民,最需要什么?

2020年3月,第十批援疆干部徐海走进了盖孜力克镇一户农户的家中,农户的院子里养着几十峰骆驼,骆驼排泄物、草料等混合的臭味扑鼻而来。

“要不要养到外面去?”徐海说。“希望政府能多点补助。”农户回答。

回到湖州市援疆指挥部,徐海思忖了许久:“给钱补助是办法,但不是最好的办法。”他帮助农户联系了当地的畜牧公司,把旧羊圈改成了骆驼圈,还鼓励他挤驼奶销售。农户家的80峰骆驼“搬了家”,家里变干净了,第二年他主动找银行贷款购买了一批新骆驼。

“成千上万农户走上了‘羊驼富民’的道路。如今,柯坪的骆驼从3年多前的8000多峰,增加到现在的3万峰。每天农户都会把驼奶运到收购点,月底能拿到较为可观的收入。”徐海说。

“羊驼富民”是湖州援疆的一个缩影。3年来,湖州共实施援疆项目80个,总资金3.47亿元,引进了天下牧业、长兴牧源等湖州企业,帮助当地招引驼奶加工企业,3A景区实现了从无到有。

阿克苏地区曾经的“垫底生”,如今挺直了腰杆:2021年,甩掉财政收入全疆县市排名倒数第一的帽子;去年,完成地方生产总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地区内县(市)第一。

“如今吃着一个馕,还没走完半条街就吃完了。”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施云飞沿着柯坪的大街边走边看,4条商业街呈“井”字型,建成了学校、医院、活动中心等各种基础设施,各式各样的商铺散发着烟火气,柯坪人的脸上透露着喜悦与幸福。

亚克西,是他学到的第一句维吾尔语

相比于汹涌的沙尘暴,热情、开朗的柯坪人民,无时不温暖着援疆干部人才的心。

王建峰依然记得,有一次和同事下乡调研时,路边种植的桑树结出了白色的桑果。正当大家欣赏时,当地农户家的小女孩跑了出来:“来我家吃桑果吧!”。他们不好意思,小女孩就跑回屋,端来了一篮刚摘好的桑果,一定要分给他们吃。

“湖州和柯坪‘结亲’已经有14年了,这是一种温润如春的情感。”王建峰说。

徐杰伟的行李箱里保留了一封信。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,一个年轻人陪着自己的父亲赶来看疝气。徐杰伟和同事检查后,采用了湖州带来的新技术——腹腔镜手术,但中途发现右侧也有疝气,于是帮老人一并解决了病症。

让徐杰伟没想到的是,过了几天老人让儿子带来一封信,信中用维吾尔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:“感谢党和国家能带来这么好的技术团队,帮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病症。”

“柯坪的水碱性重,容易引发胆结石、肾结石等多种疾病,每次治疗好都会看到他们感谢的眼神。”徐杰伟说,也是在和当地病人的接触中,他学会的第一句维吾尔语是“亚克西”,汉语是“好、优秀”的意思。

无数个深夜,湖州援疆医生火速赶往医院开展手术。妇产科医生徐丹记得去年一个夜里那次“生命竞速”,一名孕妇随时有窒息危险,她和同事奋战到凌晨,孕妇终于顺利生产。

“有一次,我上班途中,背后突然有人说,你还记得我吗?我转身看到,是一名当地的妇女。我说‘有点眼熟,但有点记不起’。她说,‘我的手术是你做的,谢谢你!’”徐丹动情地回忆。

在湖州援疆医生助力下,柯坪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,援疆医生实施手术900余台,填补柯坪县15项手术空白。

“50多年前,我的爸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,支援边疆建设。如今,我追随父母的足迹来新疆支教。”湖州援疆教师朱伟杰说。为了激励孩子们进步,他还自掏腰包设立了每学期500元的奖学金,寒暑假录制网上视频让学生学习。

如今,柯坪不仅教育硬件设施从幼儿园到职业学院实现了全覆盖,去年中考平均分比2019年提高52分,高考本科上线率比2019年提高59个百分点。

美好的故事在一代代接力。在柯坪湖州国庆中学,不少当地老师是首批湖州援疆老师教过的,到了大城市读完大学后又回到了柯坪,和如今的援疆老师成了同事。“湖州的老师一直教育我们,要勇敢地走出去,也要记得回来。”当地老师依帕尔古丽·阿不都外力说。

一旦来了,就会深深爱上

天山雪松根连根,湖柯人民心连心。

4月23日,柯坪各族群众自发组织欢送湖州援疆干部,把无尽的思念化成一次次拥抱,不少援疆干部流泪了。

“原本我们想默默离开的,但没想到柯坪自发来了这么多人送我们,真的让大家很感动。”余再鸣说。

告别远不是结束,而是一段新的开始。4月21日,占地140亩的湖柯创业园开园,由湖州企业家投资的阿克苏暖疆家纺有限公司投产,将用新疆棉花做成棉被,销往全国各地。

柯坪的小伙也来了,他们创办的企业,用柯坪特产恰玛古做成酸醋产品。在创业园内,企业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政策。

柯坪县阿恰勒镇喀拉玛村村民艾斯卡尔·沙依提迎来了新的“亲戚”,和他结对的援疆干部离开前,请来了天下牧业的负责人指导他养羊。艾斯卡尔·沙依提是脱贫户,2020年援疆干部帮结对的“亲戚”征集爱心款,建立家庭羊场,养殖湖羊数量达到了60多只,一年增收超2万元。

“援疆干部和当地的村民结对,我们都互相称呼对方为‘亲戚’。”徐海告诉记者。

徐海“亲戚”的孩子在2021年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徐海特地赶了80公里路,给孩子包了个红包,鼓励他大学好好学习。过了几天,“亲戚”也赶到了援疆指挥部,“棉花收了,做了床棉被,你一定要收下!”

“柯坪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激励着我们,接下来3年,我要认认真真做几件事,为柯坪留下带不走的东西。”第十一批援疆干部王兴宇之前是菱湖中学副校长,和西藏班孩子的接触让他对新疆孩子的教育有很多新的设想。“我除了要把柯坪的民族教育做好,还想带几个柯坪的教学徒弟。”他说。

“关山万里别故乡,饮风霜,餐饼馕。三载援疆,撸袖兴我邦。梦萦丝路驼铃响,江南望,凯歌扬。”

这是余再鸣写的诗歌,他深情地说:“无论是告别的、还是新来的援疆干部,都会用饱满的热情滋润这片土地,因为你一旦来了柯坪,就会深深爱上它。”

相关新闻: